发布时间:2019-10-31 10:05:17
党建引领,加强党的领导。
在搬迁一线成立项目临时党总支部,下设6个临时党支部,总支书记由县级党员领导担任,副书记由抽调的其他县处级领导、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组织部副部长担任,实现涉及棚改的地方都有党组织在发挥作用,涉及拆迁的地方都有党员在当先锋。依托基层党校、“三会一课”、支部主题党日等,围绕棚改政策解读、群众工作、房屋面积认定等,组织开展学习培训3期,培训党员干部900余人次。
整合力量,一线解决问题。
深化“街乡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突出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,建立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联席会议制度,先后召开例会21次,推进会16次,带动群员群众、结对单位、社会团体参与环湖生态移民搬迁。对土地确权等技术规范事宜,龙街街道主动吹哨,县自然资源局、水利局、抚仙湖管理局等职能部门迅速响应报到,要事共商、难题共解,助推棚改工作顺利推进。同时,选派195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长期驻村,3625名党员群众直接参加棚改项目,听诉求、办实事、解难题,真正把问题结症在一线解决。入户张贴党员干部群众结对联系卡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点对点联系群众,做到有问题及时联系,及时解决。
划网定责,激活精细治理。
把涉及棚改的1222户分为40个网格,每个网格建立党组织部负责制,组建政策宣讲员、治安巡逻员、民情收集员、矛盾调解员等队伍,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带头宣传抚仙湖保护、宣传棚改政策、推广“广龙经验”,帮助群众解读政策,消除顾虑,全力支持棚户区改造工作。注重把后备干部放到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一线担重任、受锻炼,在实干中积累工作经验、提高专业能力、锤炼意志作风。
先锋示范,强化辐射带动。
编辑:澄江编辑 审核:陈超